您的位置 首页 美食推荐

都昌有什么好吃的特产?都昌人最爱的美食在这里!

都昌县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具有2200多年历史,是江西18个文明古县之一。都昌县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

都昌县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具有2200多年历史,是江西18个文明古县之一。都昌县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等旅游资源,还拥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都昌的饮食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对来都昌旅游的人来说,这里的美食当然一定要尝个遍。

九江都昌县

都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物产丰饶,名优特产丰富,银鱼、青虾、螃蟹、豆参、醉鱼远近闻名,珍珠系列产品响誉海内外,有“中国淡水珍珠之乡”、“世界白鹤王国”之称;含鄱口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都昌县有什么特色美食!

一、鄱阳湖针宫鱼

针宫鱼,又称针公鱼或真贡鱼,产于鄱阳湖。体细长,呈圆柱形而稍侧扁。头大,侧扁,背面宽平,腹面狭窄。口较大,口裂平。上颌由颌间骨形成三角形的口盖;下颌向前延伸特别长,呈针状;上下颌于相对部分有多列锐利的小齿。鼻孔大,靠近眼;眼大。鳃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

鄱阳湖针宫鱼

体鳞薄,极易脱落;头部和上颌具鳞。侧线完全,在胸鳍处急剧向下弯折,沿腹缘直至尾柄基部。背鳍位于体后半部,约与臀鳍相对;尾鳍分叉,下叶较上叶长大;各鳍均无硬刺。体银白色,背部自头后至尾鳍有灰黑色条纹,两旁有排列整齐的小黑点。

二、豆折的

豆折的,又称“都昌豆折”,盛产于都昌各乡镇,是用大米和荞麦研磨成浆,然后文火煎制,再折叠成条状,经过一天的凉晒,再切成复杂的回形针状,然后经过阳光晒干,可在常温下保存一年时间。

都昌豆折

每家每户一般都腊月冬季闲暇时节制作一些,新鲜热的可以沾到豆腐酱,辣椒酱就可以直接吃,味道很不错。

三、饺子粑

米粑,都昌人称“饺子粑”,就是用米粉做的一种饺子。大凡饺子都是以面粉为主料,因为面粉性黏而韧,可揉可捏,包饺子自然不在话下;而米粉则不然,米粉没有韧性,捏不成粉皮,包饺子也就难得多。米饺子也就因此而显得珍贵了。

都昌饺子粑

包米饺子得用上好的晚米,淘净沙粒、杂质,浸透水后沥起,上蒸笼蒸至一定火侯,待冷却后,再磨成粉。和面也挺讲究,得用沸水。经过这样处理后,粉团就可以或捏或擀成薄薄的饺子皮儿,而不致于开裂。

温馨提醒:都昌饺子粑跟彭泽蒸米粑其实味道和做法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彭泽蒸米粑有两种形状,一个是饺子型,另一种是圆形的。

四、手工索面

索面,是都昌的传统特色美食,老人祝寿、生日、妇女生小孩时都以此为主食,又称”油面”,当地也有叫“咸面”。也是订婚走亲不可或缺的礼品。许多年前,都是跳着担走村串户卖的,现在大多集中在市场了。

手工索面

都昌手工制作索面历史悠久,据说有数百年手工制作索面的优良传统。索面的制作是将面粉加适量食盐,做好面坯置面柜中“走透”后,拉成线晒燥,理成线绞状。被 称为“油面”是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因为使用了菜籽油才得名的,这样制作出来的面条很滑溜。

五、南峰豆参

南峰豆参为都昌地方传统美味食品,因其酷似人参,故名为豆参。始创于清代,外形黄澄澄、油亮亮、吃起来香润可口,其主要原料为黄豆和黑豆。

都昌豆参

2011年,豆参鲶鱼于江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在江西范围内开展的创赣菜品牌四百工程认定工作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赣菜名菜”称号。而其中的豆参,有着和人参类似的名字,其营养价值也极为丰富。在各种菜品中,豆参鲶鱼最受欢迎,凡是到都昌的朋友都要品尝一番。

六、印子粑

都昌印子米粑是江西九江都昌县的特产。作为地道的都昌人应该对它不会陌生。每个节日都昌县人都会去做印子米粑。在都昌县有一个当地风俗是小孩满年周岁的时候要分粑给全村人吃同时上面印一个红点。

都昌印子米粑

印子粑常见于湖北、湖南与江西等地,一般在春节和花朝节制作。粑印用木制,每个粑印有1-3个空模,形状一般只有小茶杯口大。粑印里刻有反向的如马、牛、羊、鸡、龙、犬、鱼以及鸟雀、花、草等各种动植物图案,制作出来的粑边缘有一圈花纹,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本文来自入驻作者,不代表含鄱口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npokou.com/food/duchang/

作者: 江州司马

江西九江人士,旅游达人。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外面很精彩,与大家分享我知道的世界!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返回顶部